羅議員文崇: | 謝謝召集人,我們請消防局。 |
主 席: | 好,消防局局長,黃局長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我邊講,這個局長好,我們新北市可以算是幅員遼闊,不管是在救災、救護這一部分,我想弟兄們也相當的不容易,也相當的辛苦,那麼我們每年這個出勤,救護出勤的次數從一開始升格的12.8萬,一直到現在每一年大概有18.8萬。 |
黃局長德清: | 沒有,19萬多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增加的比例相當高,大概19萬,增加的比例將近快50%,其實這個增加滿多的,請教局長,我們現在有幾台救護車? |
黃局長德清: | 目前我們的救護車大概100部左右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我這邊拿到資料是126部。 |
黃局長德清: | 有一些是那個就是備用車,線上跑的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OK,那以目前這個救護車的數量,足不足以來應付這麼繁重的勤務? |
黃局長德清: | 目前這個量是夠的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目前是夠的,大概120台左右,130台左右是夠的,這個數字一直在變動,因為我們看到2016年的時候是129輛,到現在是126輛,可能是有一些汰換計畫。 |
黃局長德清: | 因為我們的救護車大部分都是民間捐贈的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有2成大概都是民間捐贈。 |
黃局長德清: | 對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我們有沒有考慮到將來有機會來加這個......,增加這個所謂的加護型救護車? |
黃局長德清: | 加護型救護車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加護型救護車。 |
黃局長德清: | 跟議員報告,我們現在救護車大概分兩個部分,一個就是一般型的救護車,另外一種叫做高頂式的救護車,我們希望說,現在民間都要捐贈,捐贈還要排隊,所以我們希望說如果捐贈高頂式的救護車的話,就不用來排隊,因為我們目前......,我覺得高頂式的救護車對於我們整個救護的需求也好,救護的效能也好或是救護的這個...... |
羅議員文崇: | 換言之,如果是比較高階的,我剛是講這個加護型救護車,像這一類的捐贈是不用排隊的。 |
黃局長德清: | 對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那剛才也特別提到的重點,現在目前的救護車是足夠於來應付這樣的一個繁重勤務。 |
黃局長德清: | 最主要是要考慮我們的人力,就是你要有車子也要有人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是。 |
黃局長德清: | 你再多車子,人不夠,反而會讓民眾質疑說,在隊上有救護車,你為什麼不出勤? |
羅議員文崇: | 好,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說,我剛才有特別提到,我們出勤是18.8萬,大概19萬了,但是我們發現了有大概5萬多,大概是這個都是屬於空跑的。 |
黃局長德清: | 現在大概比較少了,大概,應該是3、4萬元,4萬左右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是空跑的。 |
黃局長德清: | 對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那這個現象,我們有沒有特別去注意什麼樣的...... |
黃局長德清: | 幾個我們有去強化,空跑原因第一個就是有很多的車禍案件,我們可能到現場他就離開了,這個也是其中一個,另外一個就是說有一些就是民眾自行送醫的,也有一些,但是有一些就是說......,所以我們會覺得就是說救護車就會空跑,我們會來做宣導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這個現象,我想我們來注意一下,因為如果按照我們18.8萬次,平均每一天是516次,以現在有120輛、126輛,平均大概是每一台要出勤4次,每一台要出勤,那至於空跑這一部分,我想這個醫療資源的浪費,可能會影響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。 |
黃局長德清: | 對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我們要特別注意一下。 |
黃局長德清: | 是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另外還有一個,我們有一個這個住警器,住宅火災警報器,這部分本來是以長者跟這個低收跟資源回收優先。 |
黃局長德清: | 對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也開放給一般民眾來做索取嗎? |
黃局長德清: | 只要符合規定的,我們都會做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我剛講三個是優先,獨居長者,資源回收跟這個低收,這是優先,所以其他也開放? |
黃局長德清: | 對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我覺得這個相當好,因為一般的火災,大概有估計有3成以上都在廚房,火災這一部分,住宅這邊,我們希望這邊可以去宣導,因為像永和這個住警器都還有,是不是宣導不夠?導致這個索取不夠踴躍,這是一個相當好的一個可以幫助,可以預防...... |
黃局長德清: | OK,我們會來加強這方面的宣導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對,我想預防勝過於事後這些所謂的救災,這一部分的一些...... |
黃局長德清: | 只要五層建築物以下的需要裝住警器,我們都會來推廣。 |
羅議員文崇: | 對,要做些宣導,我們希望儘量來把在這個大範圍的來做一些加裝,好不好? |
黃局長德清: | 好,謝謝議員 |
羅議員文崇: | 好,謝謝局長。 |
主 席: | 好,謝謝,有請那個陳啟能議員。 |